北草蜥寿命多少?
北草蜥食物主要有鳞翅目、直翅目、同翅目、鞘翅目等直翅类、同翅类、鞘翅类、鳞翅类、多种昆虫以及蜈蚣等无脊椎动物。以害虫为食,是一种有益动物。
北草蜥栖息在山沟或河谷旁干燥的石堆、疏林石隙、灌丛间、农耕区的瓦砾堆等处,为辽宁省平原地区的特有种类。性较凶猛,当其他动物靠近时,它会作威吓姿势,张开口,喉部膨胀,口角有白色或淡黄色的口角膜,膜上有许多小横褶,同时身体前半部竖起,头部下俯,频频前后摆动,并发出‘‘嚓嚓’’声。
北草蜥春季于4~5月间,秋季于9~11月间出蛰活动,11月中、下旬蛰伏。冬季在石隙、土穴等处蛰伏。性情粗暴,有争斗、吞食同类习性。在笼养条件下,能交配产卵,但幼蜥不能成活。4~10月为活动期,11月上旬进入冬眠。白天活动,两眼视力很强,反应机敏,善于在石块,土堆,屋脊及墙头上迅速奔跑,并能垂直或倒挂跳跃,善游泳和潜水,遇到敌害即窜入石块下或掘入土穴中隐藏。食性较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夏.秋季主要吃蝗虫,蟋蟀,蝼蛄,蟋蟀,金龟子,蝽象及其他小型甲虫,有时捕食小蛇和同类,也吃落地浆果,嫩茎叶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