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驱虫选什么时候?
先上结论,疫苗和驱虫最好分开进行,建议在接种完疫苗一周后,给它做一个体内外驱虫。 原因是,如果寄生虫感染严重的话,会干扰免疫反应,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而且,有些虫类可能会在药物杀灭过程中,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狗狗的肠道等疾病。 但不是说疫苗和驱虫不能同时做吗?怎么又分开了? 其实,给幼犬注射疫苗的时候,是需要它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也就是没有感染任何疾病的的情况下才能打。而驱虫则是要去除体内外可能存在的寄生虫。
如果寄生虫太多,吃得食物当中营养不够,就会影响它的健康状态,这时候打疫苗很可能会失败;相反,如果体内外虫子不多,但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某些营养,同样会影响健康状态,进而影响疫苗的效果。我们在饲养的过程当中,既要重视疫苗的接种,也要关注寄生虫的问题。 在寄生虫没有得到控制时接种疫苗,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死亡。
2018年9月,江苏南京一只两个月大的小猫接种了第一针狂犬疫苗后,第二天出现了呕吐腹泻的情况,后来被确诊为“狂犬病”!在发病期间,该猫咪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多次呕吐等情况,最后不幸窒息死亡。 而导致这一悲剧发生的罪魁祸首,就是隐藏在暗处的寄生虫——绦虫。
因为绦虫寄生于消化道内,一旦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后就能看到白色带状的形状。如果此时给猫咪注射了未经彻底清洁的疫苗,很可能将毒素注入到猫猫的血液当中,继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器官,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如果猫咪已经感染了较严重的寄生虫,可以先使用抗寄生虫药进行治疗。待2周后,再重新接种完全程的狂犬疫苗。 对于狗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在驱虫之前,发现狗狗胃肠道里面有较多的虫子,可以先给狗狗服用一些驱虫药,3天后,如果症状有所缓解,再带去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