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会怕下雨?
在狗的原始生活中,大多数时间是在陆地上的,当然也偶尔下到水里去捕鱼,所以它们并不怕水,也不觉得水是危险的。 然而人类出现以后,狗和人类逐渐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且开始定居生活在大地上。这时候,它们面临的主要危险之一就是来自人类的威胁——有些人类会把狗当作食物吃掉;还有些人类会对狗进行宰杀,或用来祭祀神灵等;另外,有些动物也会把狗作为食物,而水里有鳄鱼、鲸鱼等肉食性动物……因此,随着人与狗关系的逐渐密切,狗也逐渐学会了对人产生恐惧,并学会了害怕水中的食物——因为狗知道人通常都在陆地上活动而不是在水里,如果它看到有人在水里游泳,就会以为那人是要吃鱼,于是乎它就害怕了。
不过这种恐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当狗还是幼犬时,对于水的认识还仅限于自己喝、自己玩以及人在水中洗澡的时候,这时它并不会对水感到恐惧。要等到它长到四五个月大的时候,才渐渐开始对水感到不安甚至害怕起来。这个年龄正好是狗学爬树的年龄(从生物学角度讲也是狗的性行为发育开始成熟的年纪),也就是说,狗对水的恐惧是它与外界接触所形成的经验的结果一一它已经知道水是可以淹死自己的东西了。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狗的嗅觉非常敏锐,能够嗅出水中潜藏的危险,因而害怕下水。
总之,狗对水的恐惧是后天获得的,这与狗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也与它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探索有关。 当狗长大后,它的祖先在应对自然中积累的经验会被一代代传递下去,比如当它一看到主人拿着木棒站在门口的时候就知道要去外出打猎,或者当它看到有人在河中捉鱼也知道下水。但如果主人平时不让它玩水,那它也照样不会下水的。狗天生并不会惧怕水,而是因为它与人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了关于“水=不安全”这一经验的传递。
至于下雨,我认为是由于雨点落在地上时发出的声音与打雷的声音相似所致(这主要是小时候听大人说打雷下雨要把门窗关好否则会有怪物进来吃狗,然后就开始害怕下雨)。也有说法是以前人们居住的地方都比较空旷,很少遇到下雨天,而狗在野外经常会受到雷电的袭击;或是狗经常能听到远处雷声,误以为是敌人来了,于是就变得十分恐惧。 现在城市里的人往往不经常带狗出门散步,更谈不上让狗到户外玩耍,这样狗也就没有机会接触到水或下雨的情况;又加之现在养狗的大多都是宠物狗,一般也不会让它们外出玩耍,所以宠物狗就越来越不能适应雨水天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