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那么听话?
狗之所以那么忠诚、顺从,完全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在过去的5万年里,人类无意识地进行了一项浩大的基因实验,每次实验选取数十亿个样本,最后形成今天的家犬——任何其他动物都不具备狗的那些惹人喜爱的特征。没有狐狸或猫会为了见陌生的陌生人而兴奋地跳过栅栏或窗户,或者在你用它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叫它的名字时奔过来。狗的这些行为是由基因形成的,而那些基因——就像其他所有基因一样——是通过自然选择演化而来的。达尔文100多年就曾提出过一个观点:狗对人如此顺从,证明它们是从那些同样顺从的狼那里演化来的,那些狼能够忍受人类并且利用人类的废物——因此它们与人渐渐亲近,并且被训练去完成那些需要智力和忍耐力的任务。达尔文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直到苏联的遗传学家B·B·利迪娅(B·B·Leidyka)于1959年开始一项关于狼的驯养问题的详细研究,达尔文的这个观点才受到质疑。利迪娅的这个研究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试图证明——在斯大林当政时期被普遍认为是荒谬的——在仅仅几代生物里就能通过驯养得到人工培育出新的物种。这个想法似乎是对达尔文逐渐进化的概念的挑战。斯大林死后,利迪娅获得了自由研究动物驯养问题的自由——特别是狼的驯养。利迪娅和他的合作者最终得出结论:达尔文错了。
驯养一只小狼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尽管一些所谓的“专家”仍然声称他们能驯养小狼,然而实际上他们驯养的其实是狗。一只3星期大的狼崽与一只同龄的狗崽几乎完全一样,但到了40天大时,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变得很明显了。小狼崽开始用四肢站立,警惕性提高,与人类和其他动物保持距离。狼崽在56天之前仍然可以在它们的母亲处获得营养,因此在野外它们可以自由地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学习,从而变得越来越狡诈。人类不能驯养超过56天大的小狼崽——到那个阶段,小狼崽的本能已经开始起作用了。然而,即使是一个40天大的狼崽,也已经变得非常难以驯养了。
利迪娅在对狗的研究中总结道,狗的行为“既不是先天的,也不是后天形成的。它是天性与后天形成的产物,或者是两种因素相加的产物。换句话说,它完全是一种基因形成的性状。”
家犬的行为是通过选择那些性格温和的母狼(其后代更可能与人类和平相处)而形成的。这些后代又与同种类型的狼交配,经过几十代之后形成一个具有非常特殊基因的种群。然后,大约在1.5万年前,在距今最老的人工驯养狗的化石出现之前,选择更温和的狗进行交配,从而加速了这个过程。
像大多数基因变异一样,这个过程的起始是微小的变化,比如允许狼和人更近距离接触,或者不害怕人的变化逐渐积累起来,成为今天随处可见的惊人的、基因上形成的对人的顺从,这种变化发生在比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快得多的时间里。
家犬仍然是狼,但是,正如利迪娅所指出的:“它像蝙蝠像鸟一样飞的能力已经失去了。狗从狼回到狼是不可能的(蝙蝠从鸟回到鸟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达尔文的逐渐演化观点来看,家犬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产物,而蝙蝠的奇怪之处要超过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