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乌龟怎么养?
一、盆池
家养小龟的盆池可用玻璃鱼缸,水族箱,用塑料盆,木盆也可以。面积以200~400厘米,深度为25厘米左右为宜。在盆内的一边,须有一块高出水面的陆地,陆地的大小为盆底面积的1/3~1/2。陆地可放置石块和植物,既可装饰,也给幼龟活动创造有利条件。盆中水的深浅,以幼龟能站到水底,伸长头颈部露出水面为宜,盆中水的多少也要留有余地。
二、饲料
家养小龟春,秋,冬季每天喂一次,夏季可喂两次。一般刚买回的小龟要经过3~5天的饲养观察,才给以正常喂养。因为新买回的小龟,由于运输和搬运,可能有脱水现象,也不适应新的饲养环境,所以喂养开始,可将0.1%氯霉素水溶液喷洒在龟头,颈上,促其饮用。龟的主要饲料为鱼,虾,瘦肉,熟蛋黄,青蛙,面包虫,蝇蛆或龟粮等。一般喂养的动物性食物,要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喂养量一般为龟体重的5~10%。喂养后要及时清理残饵。
三、管理
温度,小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春,秋季可将盆池放在玻璃窗内饲养,也可放在室外向阳处,在烈日当空时,要进行遮荫,以防高温,暴晒。冬季盆池要放在15℃以上的室内,在北方地区,要进行加温饲养,保持室内温度在20℃以上,保证小龟生长发育。如果冬季不能保持较高温度,可将盆池放在10~15℃的室内进行越冬,期间要少喂或不喂饲料,停止水池注水和喷水。
注水和喷水,小龟生长发育的好坏与水质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季节变化,春,秋,冬季3~5天要给池内换一次水,夏季1~2天换一次水。每次注入的新水为2/3,老水留1/3,让幼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龟池注水后要每天喷水1~2次。在夏季高温季节和春,秋干燥季节在龟池上用塑料膜搭成小塑料棚,防止水分蒸发,并在棚上遮50%以上的荫,保持棚内一定的湿度,这对于幼龟的生长十分有利。
四、疾病防治
小龟易发生肠胃炎,外伤出血和水霉病。肠胃炎的防治。防治肠胃炎的特效药为氟哌酸(诺氟沙星),每50公斤水放入0.6克,浸泡20分钟;或每50公斤水放入甲硝唑0.125~0.25克,浸泡5~7分钟。
外伤出血的防治:乌龟的互相伤害和运输中碰撞极易造成外伤出血,同时很容易感染细菌或水霉菌,因此,必须及时治疗,外伤消毒治疗的药为8%的食盐水和10~20%的明矾水,将受伤龟在此浓度的水溶液中浸泡3~5分钟,也可将出血和受伤部分清洗干净后再涂抹2%的碘酒,涂后放于高2~3厘米水中,3天后放于池中饲养。
水霉病的防治:乌龟受伤后易患水霉病,此病是由真菌所致。治疗可将小龟放在20℃的5%的食盐水浴10~20分钟,或用小刀将病灶处的肉组织割除,直至鲜红为止,撒上高锰酸钾粉末,进行包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