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高怎么养?
小杜鹃又名夏鹃、小叶杜鹃、西洋鹃等,为杜鹃花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由于它花朵密集艳丽,花期较长,而植株比较矮小,所以是理想的春季盆花。要想养好小杜鹃,可着重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基质和盆钵:小杜鹃喜疏松肥活、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呈酸性的土壤。因此,盆栽常用等量的腐叶土、园土和5%的骨粉或20%腐熟厩肥土混合作培养土,盆底要垫2-3厘米厚的碎瓦片或煤灰渣作排水层。由于小杜鹃根系发达,须根拥挤,生长迅速,适于浅栽,因此选用口径20-25厘米,高15厘米左右通气排水良好的瓦盆为宜,不宜用塑料盆和瓷盆栽种。
二、光照和温度:小杜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南非及欧、亚、非3洲接壤地区,喜阳光,也耐半阴;喜温暖,但怕高温酷暑,生长适合温度为15-25℃。因此,在早春、晚秋和冬季可放在阳光充足处;进入夏季高温时移至通风凉爽处养护。炎夏的中午前后要适当遮荫,避开强烈的阳光直射;也可放在北窗台或北室内陈设,避免热风、热浪和高温。盛夏时,还应向叶面及盆土喷水,向环境喷水降温,维持盆土湿润而不渍水。冬季移放室内向阳处养护。
三、浇水和施肥:小杜鹃喜潮湿,忌积水。浇水过多,易使根系窒息而死;浇水过少,植株生长不良,开花少且小。因此,春季、秋季和冬季浇水宜宁湿勿干,保持盆土湿润,促进根系发育;尤其进入春季至开花前,需水量增大,浇水要保持盆土经常保持湿润。夏季浇水要宁干勿湿,保持盆土稍干燥,避免高温高湿,以利安全度夏越冬,待小杜鹃进入孕蕾阶段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小杜鹃喜肥也很耐肥,上盆或换盆时可施入充分腐熟的10-20%饼肥屑作基肥。早春至开花前应每7-10天施一次10%饼肥水加1%磷酸二氢钾或0.1-0.2%磷钾肥;5-9月每10天浇一次0.2%尿素;10月开始每7-10天施一次10%饼肥水加0.1-0.2%的尿素和硫酸钾,以满足孕蕾开花需要。
四、修剪和剥蕾:小杜鹃生长较快,为保持优美丰满的株形和增加着蕾开花数,应在花后和入秋后各进行一次重剪。修剪时将每枝上的1年生枝条留1-3个分枝,在分枝上部或在分枝后0.5-1.0厘米处重剪,剪去其它全部枝条,同时剪去过密枝、衰弱枝、徒长枝、病枯枝等,以保持株形丰满和通风透光,促使多发新技多开花。此外还应进行适当剥蕾,一般每个分枝只留顶部一个蕾形大的健壮花蕾,其余蕾形小的瘦弱花蕾都要捏死摘除。
五、防治病虫害和越冬:小杜鹃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除保持植株周围的空气湿润外,初发病时可用乐果或速克灵、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喷杀。花后和入秋时,易发生叶枯病、叶斑病等,除适当摘叶修剪外,可用托布津、代森锌等1000-1500倍波液防治。冬季入室前要喷药一次,入室后保持空气流通,光照充足,室温在10℃左右,春节前后进入盛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