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有什么特争?
所谓领土争端,是指对一定疆域的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包括对已实际控制的领土的主权纠纷和对实际控制以外的领土的主权纠纷两种情况,它产生的根源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现代国家的最大特征是主权和领土,如果缺少了领土,主权和国家便无从谈起。所以各个国家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非常重视对境内领土的维护,由此而引发的领土争端时有发生。在和中国的领土争端中,美国主要表现在对阿拉斯加和北冰洋海域的主权争议。
首先,中美在阿拉斯加西北部海岸地区存在领土争端。自19世纪后,中美之间在阿拉斯加地区一直存在领土以及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争端,在美国宣布对北极地区进行实际控制以后,中美两国的矛盾加剧了,两国在阿拉斯加西北部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属上存在严重分歧。虽然如此,但是阿拉斯加地区毕竟离中国太远,所以目前中国政府还没有对此地提出明确主张,但是作为对北极地区具有正当权益的国家和未来受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政府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就北极地区特别是北冰洋国际海域以及其底土资源的有效管理、开发与保护等问题广泛参与探讨,不断推出自己的主张。
其次,中美在北冰洋海域也存在海洋权益的争端。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处于地球北端,约有五分之三以上的面积覆盖着终年不化的冰雪,是地球上最寒冷的海,其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各大洋的第五位。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周围被加拿大、俄罗斯、丹麦和挪威、美国的广大大陆和岛屿所包围。北冰洋底层大陆架面积385万平方千米。1974-1976年美国勘探估算石油资源有525亿桶,占世界石油总资源的17%,天然气有7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资源的21%。
美国于1990年4月16日声称北冰洋海盆为“美国国家海床”,是“属于我们的北极大陆架”,并对它行使管辖和支配权利,这既遭到了环北极的其他沿海国家的强烈反对,也遭到了中国和一些国家的非当事国的不满和反对。中美两国都是北极理事会观察员,都有权参加北极理事会专门项目和特设工作小组的工作,但是由于美国单方面认定北冰洋海盆的大陆架区域的大部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宣称对北冰洋海盆行使有效的控制,与中国在北冰洋海洋权益的主张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