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禁狗?
20世纪末饲养宠物猫狗成为时尚和潮流,北京作为特大、超大城市,在人口和犬只增长过快的现实情况下,出于控制人犬比例、防止犬只伤人、保障市容卫生、减少噪声扰民等管理目的,出台了限养禁养管理措施。
2003至2009年间饲养烈性犬等禁养犬只、一户养多只犬等违法违规养犬行为比较普遍,犬类管理处于被动控制阶段,犬类管理机构疲于应付违规犬只,犬类收容处没有多余精力服务和救助合法养犬。在“禁猫禁狗,人道为怀”倡导科学养犬的呼声下,为缓解“禁养令”的负面影响、促进养犬规范化,2009年5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规定居民个人养犬每户限养一只,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办理养犬登记及年检。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为提高养犬管理服务水平,倡导文明养犬、加强限养禁养管理,北京市出台了多个关于限养禁养及养犬管理的服务性规范性文件。2012年北京市政府发布通告,调整市内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的范围,进一步明确犬类限养禁养管理措施。2014年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重点管理区禁养犬只标准的通告》,规定在本市重点管理区禁止饲养列入禁养名录的烈性犬和禁止饲养大型犬(成年犬体高超过35厘米或体重超过10千克以上),该通告对限养犬只的体高、体重做出量化规定,2017年6月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再次发布相关通告延续上述管理措施。
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关于限养禁养的规定延续了上述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