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短会伤害主人吗?
猫爪子里面含有大量的病菌,被宠物猫抓伤之后,不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引起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其中猫抓病是其中比较典型的疾病。猫抓病是一种主要由猫作为携带者和传播者、通过其抓咬等行为传播给人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淋巴结炎、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为主,少数病例可出现关节炎、肝炎、心肌炎、脑炎等其他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目前,猫抓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需要消灭的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二类人畜共患病。
引起猫抓病的病原是巴通体,是一种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其中吉本斯巴通体是主要的病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带毒的猫抓咬进入人体皮肤或黏膜而感染。该菌在猫体内主要存在于扁桃体、鼻黏膜、唾液和爪垫中,在猫体内一般是无症状携带或在淋巴结内潜伏。带毒猫会通过口舔爪子而使爪子带毒,或者直接通过口、鼻、唾液等分泌物传播和感染抓咬的宿主。病原物进入人体之后,会在2周左右在局部皮肤上出现疱疹或者丘疹,继而出现靶状红斑,在1~3周内皮疹或疱疹消失,之后在1~3周内感染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出现疼痛或压痛,伴随发热、不适、厌食、畏光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眼部疾病。
该病在临床上需与脓肿、淋巴瘤、淋巴结核等疾病进行区别诊断。该病具有较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即90%以上患者在发病之前有与猫接触的经历,且大部分患者能够提供被宠物猫抓咬的经历。在诊断过程中,根据临床上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确诊。如有必要,还可以做病原体分析、皮肤或淋巴结组织切片检查、分子生物学诊断和血清诊断进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