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在中国代表什么?
“锦鲤”在中国代表的,是那些在人生中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与苦难,总是被幸运神格外偏爱,人生就像开外挂一样的人。 这样的人会有多受欢迎呢? 看看知乎上对“锦鲤”的讨论就明白了: “中国好锦鲤”杨超越的出现,更是让“锦鲤”话题瞬间席卷了微博、贴吧等各大平台。
一个原本关注度较低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因为“锦鲤”的加入而获得了空前的热度; 而“锦鲤”本身也因为这波热度实现了流量转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参与人数高达300万。这个数据,甚至已经超过了此前抖音最为火爆的挑战活动“抖肩舞”。
事实上,不仅是在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广上,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种种商业行为,都已经将“锦鲤”包装进自己的营销策略中。 比如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虽然每一年的奖品都价值不菲,但真正让参与者乐此不疲的,是因为集齐五福有机会获得200元现金红包——这似乎在暗示着,只要坚持,每个人都能拿到奖金! 所以,哪怕往年都有5亿用户参与,今年也不例外。
此外还有各类公众号、微博大V,也会经常推出抽奖活动。这些活动大多都会以“转发+点赞”的形式进行。如果中奖的幸运儿可以带来足够多的流量,那这笔买卖就算划算了。
对于商家来说,这样做除了能够收获满满的祝福之外,还能省下一笔宣传费。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了:这么强大的“锦鲤”,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真的是我们中国人么?
其实,“锦鲤”的原身是美国斗鱼。1978年,这种小鱼由日本引进我国,并被作为宠物在淡水鱼缸中广泛饲养。后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利用网络分享生活动态成为常态,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也由此诞生——“网络红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