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怎么对主人忠诚了?
“犬之生命,始于母犬舔其子犬之鼻。”——《犬经》 动物学界普遍认为,驯化发生在野生狼被狩猎所胁迫而不得不与人类共同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随人类外出打猎,并由此获得人类投弃的残肴,有些胆大的狼甚至会偷吃人类的食品。不过,它们并不会像狗一样,因为驯化而完全失去野性。例如,在保护自己的幼崽时,公狼会拼死搏斗;当人类抓住一条狼崽,它的妈妈会在旁嚎叫提醒,并在你手上咬上一口以警告你放下小狼,但一般不会把人咬伤。 狗和狼的遗传基因只相差5%左右(人类基因组中大约10%的基因是编码蛋白的,而90%的基因是调控基因),这个差异不足以让狗完全摆脱野生的习性。
因此我们可以合理猜测,早期人类文明发生的过程中,有一些人驯化了野生狼,并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隶属关系——对于狼这种野性难驯的动物,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而狗对主人的忠诚,很可能就是由这些隶属关系演化而来的一种情感表达。 事实上,很多野生动物都有基于群体决策而产生的社会性和规范性行为。在群居生活的情况下,一只狼的“背叛”行为往往会遭到其他狼的排斥,如不跟随首领进行迁徙、发现食物或进攻猎物时不积极、拒绝交配繁殖等,而这种“背叛”在狗身上同样存在。
如果上述推论正确的话,那么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群人在户外野炊,他们的狗跟在身后。突然,一个恶作剧的孩子拿石头扔向一只正在觅食的狼,于是,狼冲孩子叫喊着提醒,而孩子们哈哈大笑,继续往嘴里塞着肉。这时,一只最温顺的狗突然对着孩子狂吠,并且试图去咬孩子的手脚,孩子们被吓哭了,大人赶忙过来劝住发怒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