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缸下面铺什么区别?
我是这么处理的,在草缸的底部铺一层碎石子,再在石子上铺一层底沙,这样有利于构建一个自然点的底部环境,然后再在砂石上造景; 由于我的缸比较小,所以没做过滤桶,只是做了个过滤槽,用的是外置滤桶,那么滤桶下的石头和沙子作用就比较关键了,因为外置滤桶的进水管是在上方,而我们的鱼缸又在室内,经常受阳光照射,水温较高,这样就容易滋生细菌,而底部又有很多食物残渣等容易腐败的东西,如果这些脏东西通过进水口进入滤桶的话,很容易对滤桶造成污染,使滤桶失效,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滤桶下方建立一个良好的生化系统,这样才能确保滤桶有效的工作。 至于这个系统的建立我用了三种工具,分别是过滤棉、活性炭和植草泥。
首先是过滤棉,我用的是过滤桶专用过滤棉,这种过滤棉比较特殊,中间有一根支撑杆将其分成两层,上面那层是细密的网格状结构,用来过滤水草缸中较大的颗粒垃圾,而下面那层则比较粗犷,用于截留水中较小的悬浮物。
其次是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非常好的吸附材料,特别是对于水中余氯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在滤桶下铺上一层活性炭,帮助改善水质。 最后就是植草泥了,这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生态造景材料,它的表层是由沥青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强大的耐腐蚀性和透气性,中间由纤维网状结构相连,里面填充了木屑和泥土,种植了大量的植物,可以真实的模拟大自然的水草泥滩环境,非常适合水草生长。
我的鱼池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不错的生态链,不仅水草长得好,各种鱼类也很活跃,偶尔还能看到游动的虾米和水虫。 现在每当朋友来到我的鱼池边上,都会惊呼,你的水草怎么长得这么好!其实这都得益于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底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