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大冒险的狗是什么品种?
是西伯利亚雪橇犬,也就是俗称的二哈。 二哈原产于俄罗斯西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哈萨克斯坦等地,因为那里气候严寒,二哈能够适应极寒温度,所以被用于冬季拉雪橇。 现在我们看到的二哈,都是西方人经过几个世纪选种培育出的成品,比较接近最初的纯种二哈,而电影中那两只貌似有点不同…… 不过不管是哪种二哈,性格都和电影里表现出来的一样“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聪明又活泼好动。而且非常爱玩、喜欢跟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互动(尤其是主人)。
当然二哈也是有一些缺点的,比如说掉毛比较严重,需要经常梳理和清理被毛;还有比较能啃能咬,如果你给它一根骨头或一个玩具,很有可能它就会啃坏了或咬坏了给你的补偿…… 还有一点就是二哈的嗅觉很灵敏,对味道很执着,所以如果你不想让二哈总是把你刚买的袜子、拖鞋、化妆品等等“嗅闻”个底朝天的话,最好把东西收起来!
南极大冒险讲述的是20世纪初,南极大陆尚属一片处女地的时候,一支由探险家摩莱带领的9人16狗的探险队来到了南极。
他们带着猎犬历经艰辛考察探险,准备从此地向南极大陆进发。可是中途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9个探险队员在一瞬间全部被凶猛的暴风雪吞没。而6条猎犬凭着坚强的本能死里逃生,它们坚守在这里等待主人归来,最终在人类绝望放弃之时被救回。
现实生活中,曾多次在南极大陆探险考察并使用“探险猎犬”的国家主要有挪威和瑞典。挪威人擅长驾狗拉雪橇,1911年,挪威人阿姆斯特朗就是驾着雪橇最早抵达南极点的。
当时他们使用的猎犬就是“哈士奇”,实际上哈士奇属于北方各类雪橇犬的统称,有几种完全不同的品种,犬种繁多。
这些犬有相同的祖先,主要为了拉雪橇而饲养,体格魁梧结实、足爪宽广、适合在雪地上行走,性情忠实可靠富有忍耐力,毛色繁多样貌不一,其中有斯费尔克(siberian)、伊雷姆(irmut)、基亚马尔特(kiemelit)、阿勒乌特(aleut)、维格鲁(vikul)等。
此外,瑞典人使用的是“埃尔卡”犬,埃尔卡犬与哈士奇有些类似,埃尔卡犬的体形更大一些,毛色相对较为简单,多为黑白、褐色。这种犬也多用于拉雪橇,也有用作狩猎。埃尔卡犬性情耿直善良,服从性比哈士奇还好,更容易训导。因此,影片《南极历险记》中营救的小主人公们,其犬主角应该是“埃尔卡犬”或是“哈士奇”犬。
埃尔卡犬是瑞典的国犬,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瑞典和挪威还是同一个国家,所以瑞典的埃尔卡犬和挪威的哈士奇犬之间有血缘关系。埃尔卡犬在瑞典南部被驯养了很多年,人们常用它来拖那些沉重的木筏。在瑞典,埃尔卡犬被认为是拖车犬中的极品。埃尔卡犬对人十分友好,即使是不熟悉的人,也不会表现出丝毫的怀疑,而且对儿童非常温柔。埃尔卡犬的天性是非常有活力、有主见,并喜欢尽全力保护家庭。这种狗很少患病。典型的埃尔卡犬体格魁梧、健壮。公犬高21.5-25英寸,母犬稍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