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观赏鱼分几个品种?
目前市场上的热带鱼分为淡水观赏鱼和海水观赏鱼两大类,其中淡水观赏鱼又分为原生鱼、水草观赏鱼和热带鱼。而大家平常所说的"热带鱼"大多指的是原生鱼和水草观赏鱼。 什么是原生鱼呢? 原生鱼顾名思义就是原始的鱼。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大部分陆地是被水淹没的,这些水中的生物被称为“陆生脊椎动物”或“水生脊椎动物”它们在陆地上繁衍后代,但仍旧属于鱼类。这些原生鱼经过长期演化,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但它们的祖先都是海洋里的成鱼。 现在存在的原生鱼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
1. 骨舌鱼目(Osteoglossiformes):骨舌鱼目的鱼有口盖,可用来遮蔽口腔内的骨骼,因此得名“骨舌鱼”。
常见的有:龙鱼(Sinocalamus scutiger)、泰北丝尾鲷(Bostylosiphon pinnatus)等。 2. 鲈形目(Perciformes):这个目的鱼主要是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身体一般长而纤弱,有些种类具有鱼鳔,用以辅助呼吸。
常见的有:异形鱼(Ancistrus sp.)、月光鱼(Aplochiton lateralis)等。 3. 鲤形目(Cypriniformes):这个目的鱼主要产于我国及亚洲其他地区,以植物纤维等为食,部分可以食用。
常见的有:锦鲤(Kyphocerus cephalu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玛丽鱼(Poecilia formosa)等。 除了上述三个目的鱼外,还有鲶形目(Siluriformes)、鲑目(Salmoniformes)、鳟目(Troutiformes)等,这些属鱼类中的下级类别,通常只有专家才会研究他们的分类。
热带鱼种类繁多,通常按照它们在水层中生活的位置将它们分为上层鱼、中层鱼和底层鱼三个游动层次。
(一)上层鱼
上层鱼活动力强,反应敏捷,善于摄取食物。主要以小飞虫等漂浮于水面的食物为食。如:孔雀鱼、斗鱼和四斑鱼等。
孔雀鱼身披彩虹般美丽的色泽,雄鱼的尾宽大壮丽,布满图案花纹。雌鱼色彩平凡,身体、尾鳍和背鳍为银色,略带褐色斑块,如色彩浓艳的雄鱼相对比,雌鱼黯然失色。
斗鱼,是因雄鱼好斗而得名。单独饲养时性情温和,互相争斗时动作迅猛,咄咄逼人。一般体长约5-7.5厘米,有各种色泽和不同斑纹的品种。其尾鳍有多种不同形状。鱼的鳃盖后都有一个能直接呼吸空气中氧气的器官,俗称为大眼睛。因而将它放在湿毛巾下,离开水1-2天不会死去。饲养斗鱼的容器不用很大,保持水温22-25度,繁殖时须用泡沫塑料板铺盖水面,以保护鱼卵和幼鱼。
四斑鱼,也叫双线鱼、黑白鱼。体色灰白色,胸鳍后的两侧各有两块黑斑。性情温顺,繁殖较易,适宜于初次养鱼者进行人工繁殖。
(二)中层鱼
中层鱼顾名思义,生活在水体内层,是水族箱内布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性情凶猛、身体健壮的鱼种,也有和善温顺的种类。凶猛的种类不能和其他种类混养。如虎金鱼、黑虎、天狗等。和善温顺的种类有:剑尾鱼、红莲灯、宝莲灯、红绿灯等。
虎金鱼,体色黑里带金,头颈粗短,口大而前突,成鱼体长可达10多厘米,全身鳞片粗大,性情凶猛,咬伤群鱼是经常有的事儿。饲养时,水温不能低于18度,要单独饲养在一个大小适宜的容器内,并要经常给以动物性饵料,保持良好健康的状态。
剑尾鱼,身体狭长,体色灰白,尾鳍形状奇特,酷似一把剑而得名,剑尾鱼性情温顺、繁殖容易,雌雄异形,雄鱼体小,尾鳍宽大,背鳍也很发达,雌鱼体大,体侧有5-7条黑色斜纹。繁殖在22℃-28℃的水温中进行。产卵粘在水草上,经2天即可孵化出仔鱼。
红莲灯鱼、宝莲灯鱼、红绿灯鱼,均为南美洲秘鲁、哥伦比亚的热带河湖中生长的鱼种。成鱼体长2-3.5厘米,繁殖容易,性情温柔,卵生。是点缀装饰水族箱内中层游动的最可爱的小精灵。
(三)底层鱼
底层鱼主要活动于水体底部,主要以水底的有机碎屑、水生昆虫、藻类等食物为食。性情大多凶猛,喜欢吃活食或鱼虫,并有一定的穴居习性。如:龙鱼、地图、虎皮、神仙、中国斗鱼,以及吸盘鱼中的斑马、黑豹、泰国、南美等品种。
龙鱼,也叫九鳞。是因它有九条金光闪耀的镶边色带,象征帝王的九五之尊而得名。龙鱼体长可达60-80厘米,胸鳍短小,背鳍和尾鳍发达而长,游泳时如蛟龙出水,气势宏伟。是一种大型的凶猛鱼,性情暴烈,有很强的攻击性,水温在20-35℃。可与虎金鱼混养。饲养容器要大,保持清洁卫生。
地图鱼,也叫斑皮鱼。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地区。体长15-18厘米,背鳍与尾鳍很长,全身呈茶褐色,体侧有黄色斑纹,形似地图,故而得名。本鱼喜栖息在有沉木的静水水底,有很强的攻击性和捕食性,水温保持在25-30℃,食活食。可与剑尾鱼或红莲灯鱼混养。
神仙鱼,也称红尾三角,体形侧扁,呈菱形。胸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