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品种的白菜煮的格外烂?
最近很火的山东大白菜,炖着吃超级烂! 我买了两包,一包是300g的,另一包是100g的,分别做了两款美食。 山东大青菜,原名为山东大白菜。
首先来说说这个“特别烂”的程度有多夸张吧。 拿我买的300g的那包来做例子,本身是很结实的大白菜叶片,在锅中焯一下水后,再炖煮半小时,就能变软、变透明了。 这已经是很软很烂的程度了~ 因为是大火煮,所以不会碎得很稀巴烂,但用筷子夹起来,是可以直接看到筷子洞的,完全不用费力撕扯就可以轻松吃。
再来聊聊味道,由于我家对蔬菜的味道比较挑剔(尤其不喜欢蔬菜有腥味儿),因此平时蔬菜都会先焯水再去烹调。不过这次做的山东大白菜没有事先焯水,直接清水烹煮,结果却非常让我惊讶——完全没有腥味儿! 并且因为有汤汁儿,所以用来焖饭或者拌饭吃简直一流! 我自己觉得这包300g的山东大青菜做得已经非常不错了,所以如果做类似肉丸子、饺子、包子等需要搭配肉类吃的食物,可以用这包来试试哦~绝对软糯好吃!
再来说说这个100g的小包装,本来是没有报太大期望的,想着作为佐粥小菜也蛮不错的。 但没想到用这个小包装来做了一道“红烧肉炖粉条”,成品居然出奇的好吃! 首先这个色泽,红润润的油亮亮,看上去就很有食欲;其次香味儿扑鼻而来,随便挖一勺,就能看到饱满厚实的肉质,以及软烂的粉条;最后咬上一口,细腻爽滑的口感让人着迷,根本不想停下来…… 这个小包装里的山东大青菜,已经完全入味儿,软烂好嚼,连带着汤水一口喝下去,唇齿之间尽是满足。
从植株和叶片的形态来说,白菜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包心较紧、叶子短、叶柄宽、叶缘V形深裂的,像北京秋白、新朝三等,这类是大白菜的典型形态,俗称“疙瘩”白菜,是目前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当家品种。这类白菜一般晚熟、耐贮存、抗逆性好。第二类是不结球的,俗称青菜,南方人管它叫“青口”。叶柄稍短,叶片大而且薄,像现在的上海青、苏州青、汶上萝卜缨等。这类大多早熟、纤维少、味微甜,但不耐贮存。第三类是包心不紧、叶柄细长、叶缘波浪状或圆裂的,俗称“长梗”或“长根”白菜,像考马、北京心里美、北京春秋王等。这类白菜一般根部膨大,有的可以当萝卜吃,肉质细,味微甜,早熟,不耐贮存,春季种植可以连续采收。
从品种的遗传基因上说,白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中含二倍体基因的普通白菜,如上海青、包心的疙瘩白菜等;第二类是含有四倍体基因的胞妹,叫小白菜,又称枕头包白菜,因植株较矮,包心呈枕头状而得名,这类白菜叶柄肥厚、品质好,现在北京市场上已很常见,主要品种有天津青等。一般四倍体的胞妹要比二倍体的普通白菜更甜、更嫩、更娇贵。
从植物学上分析,纤维是成熟的老细胞,所以任何蔬菜都是纤维少的部位更嫩,更易软烂。白菜的叶柄中纤维少于叶片,老熟的白菜纤维多于幼嫩的白菜。早熟品种(青菜类和长根类),纤维少、味微甜;中晚熟品种(疙瘩类)纤维相对多、味微苦。四倍体的胞妹比二倍体的普通白菜更甜、更嫩。因此,要吃到煮得又香又烂的白菜,一定要采用幼嫩的早熟品种,特别是四倍体的胞妹,尽量吃叶柄部分,这样做出来的菜才更易软烂、味道也更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