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品种适合做临床?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在问:“什么样的宠物狗更容易被驯化?” 我想从两个层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是从生物学的角度,从犬的进化史来说明问题;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即从小狗本身的特性来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实践中很难将其分开考虑(例如一个基因型非常好的小狗,很可能因为其先天性格而难于驯服)。 首先来说说容易驯服的表面原因——通过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人类之所以能够驯服狗,主要是因为狗在进化时,选择了与人类较为亲近的基因,使得狗对于人类比较依赖,易于被驯服;当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在人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动物对人类的依耐性也在增强(这里主要是指家养的宠物,而不是野生动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所有的小狗都可以被驯服成为家养宠物。 但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
先来说说为什么有些品种的犬不容易被驯服呢?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将那些难以被驯服的狗狗归类为“猎手”,它们的祖先主要是担任警戒、搜索和追踪任务的犬,这种职业需要它们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并且善于运用自己的敏锐嗅觉去寻找敌人或者猎物。这样的狗一般都不喜欢和人类亲近,也不易被驯服。 下面再来说说哪些犬比较容易驯服呢? 我们通常将这些容易驯服的狗狗归为“家庭”类,这类犬的祖先主要是担任看护、导盲等家庭工作的犬,这些工作需要它们和人类长期待在一起,并且对人类非常友好。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影响着小鼠的驯服情况,如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历来就有养狗看家的传统,所以家里进来一只生人也不会吓跑的小狗还是比较容易驯服的;反之,如果在非洲大草原上,想驯服一只没见过人的幼崽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经济水平(有钱人大都更喜欢娇贵的名品犬,这些宝贝犬自然是很容易驯服的,而对于穷人来说,能养活一只野猫已经很不容易了,自然是没有精力去驯服一只小狗的)、当地的人文环境(如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人们害怕凶猛的烈性犬,因此相对而言较容易驯服的狗狗就会受欢迎一些;而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往往人们对宠物的包容度更高,因此就算是最难驯服的猛犬,也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和繁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