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值新品种草金鱼?
首先,你要确定你所要培养的金鱼是雄的(公)还是雌的(母); 因为金鱼有两种生殖类型,一种是有性生殖,一种是卵胎生。 如果是第一种有性生殖的话,那就比较麻烦了,首先要用雄鱼追雌鱼,刺激雌鱼排卵受精,再进行培养,这样效果会好点。如果没有雄鱼,用人工添加激素的方法也可以达到让雌鱼排卵的效果,不过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而且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品种金鱼颜色不会很纯粹,会有杂色出现。 还有一种就是在母鱼肚子里“坐”胎,叫做卵胎生。这种就比较简单了,只要保证母鱼的正常进食和运动量就可以了,一般50天左右就可以看到了。但是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品种金鱼颜色会跟母本相似,不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金鱼大部分都是采用有性生殖方法制成的。 当然你也可以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先用雄鱼刺激雌鱼排卵受精,再通过卵胎生方式生长,这样既能保持颜色的纯正,又避免了没有雄鱼时不能受精而出现的杂色。
无论哪种方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供给和合理的饲养管理。 由于金鱼是用鳃呼吸的鱼类,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所以要保持池水新鲜、含氧充足,最好安装增氧设备,白天开动增氧机2~3次,每次1小时左右,确保金鱼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觅食和繁殖。
其次,就是要保证饵料的营养充分且均衡,避免过量投喂导致金鱼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可以投饵3次/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投饵的量以15分钟内吃完为宜。另外,在金鱼养殖过程中,应尽可能少喂或者不喂人类吃的食物,特别是食盐、芥末、调味品等。
最后就是定期消毒杀菌,防止疾病发生。每周消毒2次,使用浓度为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7天左右,可以有效杀灭池中的细菌、病原体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养殖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饲养和繁殖金鱼经验的都知道,金鱼繁殖时一般会一次性产下几批鱼卵,分若干次进行产卵与授精。但同一批鱼卵出水后的幼鱼在长到1.5至2厘米大小时,就自然分为个体大和个体小两部分,这种自然分化是普遍存在。我们把这种个体大小不同分化出的大幼鱼继续培育,就可能培育出新品种的草金鱼,其他的小幼鱼还可作为继续繁殖后代的亲鱼。 现将我近两年用黑背白草金鱼作母本,水泡眼金鱼作父本,培育新品种草金鱼的体会介绍给初次养鱼者。
一、培育容器和鱼饵
在春、夏季节,用一只50厘米长、30厘米宽、30厘米高的水盆作培育容器。再用一只同等大小的塑料盆,盆底及四壁用黑色不透光塑料膜包装好,放于水盆中间的三分之一位置,黑盆内注水15厘米深,放入10厘米高的塑料泡沫板,再放20条左右大幼鱼,用作幼鱼的隐蔽休息处,用鱼网罩好,以防猫和狗害鱼。盆上可用树枝或泡沫板作阴棚防阳光直射盆水,保持18℃至28℃的水温,投喂煮熟至爆裂膨胀的黑豆和活水蚤作为鱼饵,黑豆用纱布包好浸入盆内5小时后取出,每天喂养1次,喂后2小时将残余饵料捞尽。
二、精心护理
在小幼鱼出水后,将大幼鱼挑选出来,分缸或分盆培育。大幼鱼在出生后的20天内要特别小心护理,这个时期是幼鱼存活率最关键的时期,一定要保持水生环境安静,保持盆水清洁,及时捞除盆底积污和残饵,同时在盆中放100克黄粉虫(作为水蚤的饵料)、20尾水蚤,让它们在盆中繁衍生息,让幼鱼吃到刚出生小水蚤,促进幼鱼的生长发育,防止因环境变化或敌害生物袭击而造成大量死亡。此后进入幼鱼生长旺期,生长速度很快,10厘米水盆中只能养20至30尾幼鱼为宜,盆水由深15厘米逐渐提升到20厘米。在幼鱼生长过程中,逐步增加黑豆量和大水蚤的供应,保持营养充足。这个阶段要注意的是,因黑豆蛋白含量高,在腐殖过程中易消耗水中溶氧,所以盆中要多灌新水,并在盆中种植水葫芦和小浮萍,既可吸收盆中多余肥料,又能增加水中溶氧。当幼鱼长到2.5厘米以上时,可将鱼盆中水提升到25厘米深,改养50尾左右幼鱼。
三、日常管理
1、盆水宜用15天,由浅至深逐渐灌入新水,切勿大注大倒,突然注入冷而清的水,以防幼鱼患病而死。
2、夏天阴雨天或傍晚,需在鱼盆上覆盖尼龙纱布或细目窗纱,以防昆虫落入鱼盆伤鱼。
3、秋末可把鱼盆移到背北向南有阳光照射的封闭式阳台或窗台处,保持室温10℃以上。盆水减少一半,仍可喂养40至50尾幼鱼,直到第二年春天再逐渐增加盆水继续按原来方法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