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刺猬的品种有哪些?
我国现有4种猬,即:黄胸棘鼹(Phyllomys ater)、黄腹棘鼹(P. brasiliensis) 、大耳猬(Hylomys opisthomelas)和土猬(Tupaia chrysogaster)。其中前2种属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后两种是东南亚的特有种。 1987年,日本学者Fujimura等首次报道在冲绳群岛的乌陵岛(Ureri-jima)采到黄腹棘鼹的后肢骨骼标本。后来,这一新种的鉴定报告发表在《昆虫分类学报》上。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黄腹棘鼹是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的美洲物种,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种动物。
形态特征:成体无尾目啮齿类的体型一般都比较小,黄腹棘鼹也不例外,其体长在10~13厘米之间,体重为60克左右;身体呈纺锤形,背部弓起,四肢短粗有力;头圆、眼大而亮,耳朵很小;鼻子很短,上面长着许多细细的鼻毛,鼻孔位于两侧,呼吸时,鼻孔会张开闭合;嘴巴小而尖,上下颌各有42枚牙齿,门齿很长且十分犀利;舌头很宽,表面分布着大量的倒刺。
生活习性: 黄腹棘鼹喜欢温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冬季会在洞里冬眠。喜阴暗,害怕强光刺激,白天多躲在地下,夜晚出来觅食。夜行性动物,行动敏捷,善于跑跳,还会挖掘洞穴,在野外不容易被人类捕捉。
以昆虫等小动物为食,也吃一些植物的根部、果子等。口腔内有粗糙的牙齿,适合啃咬硬物,它在食物链中处于相对较强的地位,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自相残杀。
繁殖:在自然条件下,雌雄异形,雄鼠的乳头状突起比较大。每年春季开始交配,怀孕期约5天,每胎产仔2~6只,宝宝出生即有颜色,但须毛和牙齿要到5个月左右才能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