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这个问题很有趣,先简单说一下答案,目前研究结论还不明确是否因糖尿病死亡(注:原文是1型糖尿病,为自身免疫疾病,遗传且不可逆。文中讨论的2型糖尿病多为后天因素形成) 接下来简单说一下过程,如有不对请指正。 一般认为,在人类的祖先从非洲向南迁移的过程中,由于气候逐渐变冷,营养条件变差,导致人类进化出对低血糖的敏感性,当人体血糖浓度低于某个临界值时,大脑和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糖症状,此时如果补充能量可以很快恢复;但如果多次处于这个临界值下方,就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永久损伤,这个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
因此古人为了维持大脑的能量供给,只能减少糖类的摄入,同时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从而导致人体体型变大(大量代谢脂肪和蛋白质比代谢糖类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体重增长更明显)。 在现代营养学中,通常将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65%-70%,蛋白质提供能量占15%-20%,脂肪提供能量占25%-30%,视为健康比例。当然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孕妇等有更高要求。 当动物长时间饮食不当,超过一定限度,就有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 综上,答主认为,虽然仓鼠属于啮齿目动物,和人同属哺乳纲,但毕竟不是一个物种,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不能简单的以人的标准来判定其饮食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