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还有毒疫苗吗?
现在没有,过去可能有过 日本在1983年爆发过甲型肝炎病毒疫苗事件,75万余名适龄儿童接种该疫苗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后来调查确认是疫苗导致的感染,日本卫生福利部向受害者家庭支付赔偿款40亿日元(当时约合4500万美元)。 在处理本次疫苗事故时,日本卫生福利省展现出来的高效和透明度获得国际上的一致好评;1986年,日本政府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亚洲无细菌性疾病中心”的称号。 然而这样的“高光时刻”未能持续太久。2013年至2014年间,日本国内相继曝出因流感疫苗导致儿童死亡的案例,累计死亡人数达到43人。随后,研究人员对其中一部分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这些孩子之所以致死,并非因为感染了流感病毒,而是疫苗接种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 患者全身器官急剧衰退,大脑和肾脏受损严重,肝脏和淋巴腺也出现异常变化。
有专家分析称,上述病例或许与疫苗成分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这可能是疫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抗体物质沉积所致。无论病因如何,在长达三四十年的时间里,日本一直未能搞清楚。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虽然自1983年起,日本就开始使用美国默沙东公司的口服甲型肝炎疫苗,但在近30年里,该国从未加强过对该疫苗的检测。 直至2014年爆发新的疫苗危机以后,日本才加快了检测速度。今年三月,日本宣布发现一款由美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的流感疫苗中含有错误标记的防腐剂——— 这种防腐剂本应防止疫苗在制备、传输和储存期间受到污染,但检测结果却表明,其中的苯扎氯胺含量低于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