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胰腺炎怎么检查?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显著,在疾病发生的7天内多表现为食欲下降、轻微呕吐(较少)、嗜睡、体重减轻等,通过观察难以与肠胃道疾病进行区分。随着疾病的进展,动物会出现呕吐明显(频繁呕吐食物及黄绿色液体)、腹泻(水样便或糊状便,气味较刺鼻)、脱水(消瘦明显、精神状态差、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血糖升高、血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等症状。 部分动物在患病初期仅出现食欲下降,在随后的几天里逐渐恢复,同时不再排出硬便,这时主人误以为动物已经康复而忽视了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类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容易误事。因此对于患有胃肠症状的猫咪,特别是年龄较大、体质较弱或已做过结扎手术的猫,一旦出现腹泻或便秘,都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当机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表现为高渗性昏迷,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50%以上[6]。虽然经积极治疗的动物可望完全恢复,但后遗症较严重,常表现为对食物的敏感性增加,稍有不当即可引起呕吐或腹泻,身体抵抗力减弱易患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寿命也相对缩短。
1.2 诊断检查
1.2.1 化验检查 为了明确病因,确定诊断,在进行治疗前,需要采集相关样品做检验以了解体内状况:包括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查胰腺功能和炎症指标(如淀粉酶、脂肪酶、CA-199、CA-50等)、血液生化全项、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尿液采样测生化指标(如肌酐、尿酸、尿素氮等)和糖类代谢产物。必要时,还可以采集粪便样品检测淀粉酶和脂肪酶。
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确定诊断并监测病情。另外,如果怀疑是寄生虫引起的胰腺炎,还应进行驱虫处理。
1.2.2 影像学检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养,猫咪的胃肠功能会逐渐恢复。但如果猫咪有慢性胰腺炎,往往难以纠正,会长期存在消化问题。对此,主人在饮食上要注意给猫咪少食多餐,提供高蛋白质、低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从而维持猫咪的代谢需要。 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猫咪易于消化的食物。若猫咪持续呕吐、腹泻,则须停止喂食,并进行补液,待其呕吐、腹泻等症状缓解后再考虑逐步恢复饮食。